欢迎来到亿配芯城! | 免费注册
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
发布日期:2024-08-21 06:33 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  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装置,具有控制系统(也称为输入电路)和被控制系统(也称为输出电路),通常用于自动控制电路,实际上是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自动开关。因此,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、安全保护、转换电路等作用。

继电器(relay)的工作原理及性能

一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

继电器原理图  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、线圈、电枢、触点簧片等组成。只要在线圈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,线圈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,从而产生电磁效应。在电磁吸引的作用下,电枢会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入铁芯,从而带动电枢的动触点与静触点(常开触点)吸入。线圈断电后,电磁吸引力消失,电枢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。

  回到原来的位置,使动触点和原来的静触点(常闭触点)释放出来。通过这种方式吸合、释放,从而达到在电路中导通、切断的目的。对继电器的常开、常闭触点,可以这样区分: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,称为常开触点;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。

二、继电器电路原理

  继电器是当输入变化到一定值时,其触点(或电路)接通或切断DC小容量控制电路。

继电器电路原理图

  通过磁铁保持释放状态,加上工作电压后,电磁感应使衔铁和磁铁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矩,向下移动,达到吸合状态。

三、晶体管驱动电路。

  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电路。

  当晶体管用于驱动继电器时,建议使用NPN三极管。具体电路如下:

  在输入高电平时,晶体管T1饱和导通,继电器线圈通电,触点吸合。

  输入低电平时,RUNIC(润石)线性稳压器(LDO)转换器/电平移位器IC芯片 晶体管T1断开,继电器线圈断开,触点断开。

  电路中各部件的作用:晶体管T1是控制开关;电阻R1主要起到限流作用,降低晶体管T1的功耗;电阻R2使晶体管T1可靠截止;二极管D1反向续流,为继电器线圈中的泄漏通路提供三极管通向关闭,并将其电压钳位在+12V上。

四、集成电路驱动电路。

  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电路。

  目前已经使用了多个驱动晶体管集成电路,可以简化多个继电器印刷板的设计过程。目前我公司使用的驱动继电器集成电路主要有TD62003AP。

  当2003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时,相应的输出口输出为低电平,继电器线圈两端通电,继电器接触吸附;

  当2003输入端为低电平时,相应的输出口处于高电阻状态,继电器线圈两端断电,继电器触点断开。

  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电路。

  24V继电器驱动电路。

  继电器串联RC电路:这种形式主要用于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。当电路关闭时,继电器线圈会因自感而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加,从而延长吸入时间。串联RC电路后,吸入时间可以缩短。原理是电路关闭的瞬间,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,可视为短路,从而将高于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,从而加快线圈中流量的增加,使继电器快速吸入。电源稳定后,电容器C不起作用,电阻R起到限流作用。